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法不容情?法不外乎人情?

老实讲,我很喜欢新加坡的人们的规范,法律的完善。政府把老百姓管理得很守规矩,事事遵循规则。例如:在斑马线上,车辆永远会谦让行人;在公共场所,人们不许吸烟;公司企业办事情循规蹈矩,……少了复杂人际关系的纷争,事情似乎变得简单了许多。在新加坡流行这样一句话:follow the law( rules)!
……
然而,似乎任何制度都有自己的弊端,新加坡也如是。法律条规的事无巨细,让生活变得简单的同时,也少了许多的“人情味”。
昨天经同事提供的信息,我看了一段youtube上的新闻片断,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震惊!疑惑!——我现在才知道:无论是新加坡公民或是永久居民,如果没有签署任何退出的文件,那么在非意外死亡的情况下,遗体器官是要捐献的。
对于这个法律规定,我觉得似乎可以接受。如果死亡后,自己的器官可以挽救一个或是更多的人生命,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我却惊讶于新加坡政府的“无情,残忍”。……
到底如何定义“死亡”?正如刚刚新闻里所讲的:脑死就是死亡。也就是由于脑部受到了无法修复的创伤,而造成机体无法正常运作。(也许有更为专业的解释)这个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的患者们可以自己呼吸,心跳;但是脑死亡的人一切都要借助机器才可以做到。
而如果要进行器官移植的话,一定要在一定的时期内,否则,脑死亡患者的器官会随着时间而衰竭,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才有了刚才那段新闻……
试想:如果我们是需要器官的一方,也许我们同样面临死亡的威胁,尝尽恐惧的滋味,那么我们当然希望可以尽早拥有一个健康的生命……
如果我们是要捐出器官的一方的家属呢?正如刚刚的那些家人,当我们面对着自己的至亲还有反应,仍在流泪,我们如何忍心拔掉机器,解剖身体,捐出器官?????!!!!!基督可以,我不可以!我无法相信亲人已经离去,无法做到那么无私,无法放弃希望……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有奇迹的!无论是植物人或是脑死亡的患者,都有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而苏醒,复活的事例啊!
可是,就是因为医生的一句:脑死亡,移植器官要尽快。所以才有的患者家属的痛哭流涕;跪地哀求;才有的新加坡警方的介入,强行手术……理智上,我理解;但是情感上,我不可以接受!……
所谓“法不容情”——任何人权都不可以凌驾于法律。但是,中国人常说“法不外乎人情”,法律的严格是为了规范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更加安全,幸福。国内外的许多案例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我不是法学院的学生,对于法律也知之甚少,但是作为一名普通民众,我觉得我们在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同时,应该视不同情况而定夺……
这个新闻对我的触动很深……

标签: , , ,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不得不关注的13岁男童已为人父的故事……

不经意间发现了这则新闻,除了惋惜,更多的是担心与忧虑……
父亲13岁,母亲15岁——他们明白什么是爱情?许诺和责任又是什么?未来的生活会因为少年时的“不小心”而增添多少负担?
有一段采访让我印象深刻:当记者打电话询问小男孩如何在经济上抚养自己的女儿时,小男孩疑惑的反问:“什么是‘经济’?”——原来,在他的世界里,对于这个词语,他是毫无概念的。如此稚嫩的小男孩,应该还是和同伴玩电游;或是偶尔会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跑回家的年龄;或是也许会和好友“探讨”如何与自己喜欢的女孩出去看电影……然而,13岁的他却已经“偷尝了禁果”。
纵使现在他会天天出入医院,去看望自己的女儿——当然我相信,他是爱女儿的,然而不过是像爱自己一个心爱的宠物一样。他可以为她洗澡,喂奶甚至是换尿片;在她哭闹的时候,抱抱她,亲亲她,为她唱歌,与她玩耍。然而,他却不一定会明白,在这个婴孩身上,流着他的血液,他需要付出更多,无论是经济上的,或是情感上的。这个刚刚降生的女婴将改变他今后的命运……
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呢?——我想也许不会这样小吧,或许会大一点点?也许。如果大人们知道了自己13岁的孩子做出这样的事情,也许第一个反应会是打掉这个孩子,来弥补或是掩盖已犯的错误。虽然残忍,但是却是一个一了百了的方法。否则他们会被淹没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下……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生命啊。虽然这个13岁的英国男孩天真得不懂得“经济”的含义,却明白了“尊重生命”。虽然他不一定知道将来要面临的困难,但是至少他在拿出自己的勇气面对。
再看事情的进展:据报道,先后竟然有八位男生出面声称自己才是孩子的父亲……——这也是我觉得最滑稽可悲的地方。如果说13岁男孩与15岁女孩由于好奇或是无知,而偷食了禁果,那么我会责骂,但是我可以接受他们犯的一个错误。然而,我无法接受在短短的一两个月,一个15岁的小女孩竟然与八位不同的男生发生性行为!未用任何防护措施!
这个世界怎么了?还是我太过孤陋寡闻?我的观念过时了?
据说这位小女孩的男友们都是在女方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在家里过夜。我很奇怪,疑惑,不解……总之是一堆的“?”。怎么会有这样的家长? 难道这种亲密的性行为不是由爱而生吗?不是在爱情滋润下两个恋人爱的抚摸吗?难道不是一种深层的情感交流吗?——为什么身为父母可以接受自己15岁的女儿可以如此频繁的和“不同”的男生如此接触呢?而15岁的她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人,毕竟不同于动物。也许我们会犯错,甚至有些学生为了满足好奇而做出一些“尝试”,这些我都可以接受,也明白。但是我却无法理解上面的事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是为了更深的认知异性?……
从这则新闻中,我还得知:双方的父母都没有一个幸福的婚姻,但是这不意味着蔑视婚姻!!若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那么下一代将生活在一个概念混乱的世界中……我不理解也不认同。是因为自己太过古板?又或是东西方的差异?
呵呵!老了,:)

标签: , , ,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中国船员在俄罗斯海域遇险——中国政府有何反应?

刚刚听说了一则新闻,我国一艘货轮在俄罗斯海域遇险。事情经过如下:

( 网络转载)
2009年1月3日,“新星”轮从泰国曼谷装载4978吨的袋装大米于1月29日到达俄罗斯的纳霍德卡港。
  在卸货过程中,俄方以货损为借口命令停止卸货,索要33万多美元的赔偿金,并毫无理由地把该货船扣留在泊位上却不安排卸货,直至2月11日才安排继续卸货。当晚卸货完毕,俄方代理把货船安排在纳霍德卡港抛锚。正常情况下,船舶卸完货后,代理应及时办理船舶的离港手续。但是该代理迟迟不为该轮办理离港手续。
  经多方努力要求办理清关未果,船长在期租人的同意下,于2月12日晚开航。2月13日,俄方因“新星”号货船没有办理手续擅自离港,派出边防巡逻船追击。俄边防巡逻舰在公海上追上“新星”号后,用重机枪和火炮不断射击该货船。据获救船员反映,其开火射击的时间长达数小时,将该货船打得遍体鳞伤,并导致该轮船壳多处破损,海水涌进货舱。货船在被迫返航途中,船舱进水严重,不断下沉。该船共有16名船员,其中,中国船员10名,印度尼西亚船员6名。
  俄媒披露
  俄舰曾射击近500次
  据俄罗斯媒体披露,俄罗斯《海参崴每日新闻》报道了“新星”号货船遇险的情况,说俄罗斯边防军的“海岸”号军舰曾向“新星”号货船开火。据俄罗斯记者报道,“新星”号货船在未经俄方允许的情况下擅自离开俄罗斯纳霍德卡港,俄罗斯边防军不得不出动军舰对其实施拦截。随后,俄罗斯边防军所属的“海岸”号军舰向“新星”号货船开火。
  有消息称,“新星”号货船遭到近500次射击,事件中至少一人遇难。遭受袭击后,“新星”号货船被迫返航,并在俄罗斯边防军的监护下向纳霍德卡港开进。
  俄方未及时解救
  当时,海面刮起6级风暴,由于受损严重,“新星”号货船在返航途中开始下沉。此时,俄罗斯边防军没有采取及时的解救措施,而是继续监视“新星”号货船上的情况。当时共有16名船员登上两艘逃生船,俄罗斯边防军救起了其中一个逃生船上包括船长在内的8名船员,他们是印尼和中国公民。但在救助另一艘逃生船时,经过多次努力均告失败。目前,获救船员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据称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冻伤,其中船长被定为二度冻伤。



我不是一个很关心政治的人,但是由于最近中国边境屡屡出现问题,所以多少有所关注。至于中国政府所作出的反应,我也不想妄加评论。但是这次货船遇难一事,我觉得中国政府应该做点事情……
首先,为何卸货过程如此冗长?俄罗斯方面是否在故意拖延?而按照正常程序,物品卸后,应该及时签写离港证件,为何俄方迟迟不肯放行?

其次,在所谓的“擅自”离港后,俄方出军舰拦截,为何对一艘毫无防御能力,毫无威胁的商用货轮进行长达数小时的武器攻击?

再次,在成功拦截后,目睹货轮下沉,俄方竟然迟迟不肯出手相助!

如果说中方有错,错就在没有签署离港证件的状况下,擅自离开!这是一个十分愚蠢的做法。为何不求助大使馆,或是外交部?虽然我不知道他们会有何反应,但是至少,在这些设计国际贸易的事件上,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国家与国家的外交问题……

无论如何,我觉得至少中国政府应该做点什么。也许我知识浅薄,但在我看来:我从不相信,中国人喜欢挑起战争,相反,中华民族可以在一些十分艰苦的环境中“蜷缩求生存”……,因为我们深深明白“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但是,我们并不软弱,我们也需要为自己争取一些合法的利益。所以,请做点什么……



标签: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喜欢我的汉语(华语)教学工作:)

在新加坡当老师已经近三年了,自己很明白那种从开始的挣扎着每天爬起,强迫自己要努力,应付着如山的工作到如今的忙中有序,阳光的面对每一个“今天”——在这种蜕变下,我想人们会变得更加的坚强,自信。
YES! 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胜任现在的工作。
如果给我一个选择:喜欢教新加坡的中学生华语;还是喜欢教成人汉语?

我想也许我会选择前者吧。
我喜欢学生的纯真。他们会把几乎所有的情绪露于外。你可以轻易的知道他开心,或是伤心;喜欢你或是讨厌你;
我喜欢学生的简单。他们会兴冲冲的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情,还没有说完,自己已经笑倒在地上,不知可否;
我喜欢学生的可教性。每当上课时自己似乎成为了一个艺术家,正在制造一件精美的作品,我会想方设法教给他们一切,运用我的所有力量,塑造着一个个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灵。也许他们成绩并不优秀,也许他们十分顽皮,但是他们的人生犹如洁白的纸张,等待着,选择着绘出绚丽的色彩,而我却是他们众多选择之一,这很令人激动不是吗?!
和他们在一起,我会在严肃的大声骂人后的下一秒,就忍俊不禁;也会因为他们在看过新闻,电影后的真情表露而再一次感触生命……和他们在一起,我的世界很简单:)

和教授成人则又有不同的受益。
在成人面前,我总觉得自己很渺小。也许因为自己并不是一个学贯中西,满腹经纶的学者;也许会担心因为无法回答而出丑……但是,却可以着实的感受“教学相长”的真谛。面对不同国家的人,带着相同好学的心,一样对中华文化的热衷,我有的,除了满腔的热情,专业的汉语知识,一定的文化底蕴外,似乎缺少了历史的根基与实事常识的积累。从某种层面上说,这样的教学可以“逼迫”我去不断学习,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哦!
而且,教授成人汉语,永远不必担心因为吵闹而无法上课;因为不交功课而打电话给家长;因为不守纪律而被罚抄写课文……

……
我不得不承认,虽然在当教师前,我并没有多高的热情;而“对外汉语”这个领域,也是我误打误撞。但是现在的我已经爱上了这个职业。——人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不是很幸运吗?所以,我想我不会停止下来,也许在新加坡,也许在中国,也许在其他的任何地方……

标签: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现在的学生们都怎么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斩首”案想到的……

又是那间学校吗?——似乎隐约还记得几年前韩国留学生赵承熙,在枪杀了几十个师生之后,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准自己扣动了扳机……
而今,一名来自中国博士生竟然在同一间学校,用刀亲手砍下了一名中国女生的头颅,还十分从容镇定的手拿头颅,任其鲜血浸染自己的衣襟,不知那时,他的心里在想着什么?——是完成心愿后的如释重负;还是复仇之后的畅快淋漓……

一边读着报道,一边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不禁毛骨悚然……

我想问:现在的学生们都怎么了?

也许是身为一名老师的缘故吧,对于校园暴力的事件向来比较敏感。对比着多年前仍在校园的自己,现在的学生似乎太过“为所欲为”。

据悉,现在美国当地掀起了一股“反华热”,很多民众十分不满,甚至写信要求禁止接收外国学生,或是亚裔,中国学生。而在我看来,这决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教育问题。而相对于美国当地,外籍学生的校园暴力犯罪率远远低于当地学生。而到底我们错在哪里呢?……

近几年以来,不管是在中国,或是现在的新加坡,有或是跨越重洋的西方校园,学生们的极端行为真是屡见不鲜。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就以跳楼威胁;家长无法满足要求就要离家出走;因为承受不了男/女朋友分手的事实,就要割腕自杀;因为不可以随自己心愿而为所欲为就会厌世……

也许我该庆幸自己那个时代,学生有点“呆”,有点“傻”,又或是称作“乖巧”或是“认真”吧,老师家长们几乎更是“说一不二”,也就造就了我们这批“傻却又幸福的一代”(也许只有和我同龄的中国人,才会明白我的意思啦):)

我羡慕现在学生的自由,自主,大部分的中外学生都因此而受益。但是,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毫无抵御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现在的孩子是如此的脆弱。大人们永远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太多压力,不要太多磨难。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学校家庭教育……
家长老师们为学生做得太多,孩子们太受保护,就好像生活在一个无菌温室中,在这里充满着鸟语花香,宜人的空气,轻柔的微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请不要忘记!外面的社会是残酷的,充满了竞争,污浊的空气,更会偶尔经历风雨,如果我们的孩子们毫无抵御能力,不懂得如何面对,如何自我调试,他们的生命会不堪一击!

在我们关爱的目光,善意的引导下,请让他们去经历,这样才会有“风雨后的彩虹”!相信他们,他们远比我们的想象坚强!

Trust them ; you will see they are so strong beyond our wildest dreams!

标签: ,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购物时:女人们——兴奋;男士们——可怜

肥肥的样子本来不想见人的,可是“雷打不动”的礼拜天去教堂是没的逃的了。于是,随便挑了T恤便出门了。

从寒风刺骨的北京回到艳阳高照的新加坡已经一个星期了,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周日早上的独自出行倒是成了一次“重温”——重温夏日的旭日;重温热浪的侵袭;重温一片鸟语花香……

教堂之后,我和朋友顺路去Tampines Mall逛逛,并没有打算给自己并不满意的身体什么“奖励”,只是帮朋友参谋一下而已。进进出出几家小店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几件蛮不错的衣服,看到朋友渴望的目光,我也顺势“怂恿”她试穿看看——果然,不是我自我吹嘘,我的审美眼光还是有一定水准的,在帮忙朋友搭配了几件后,看到镜子里那个容光焕发,干练摩登的她,我还真是满骄傲的呢!——也许我真的可以在不当老师之后,做点关于服装之类的工作呢!

再说说一个我观察已久的有趣现象。购物中心里闲逛的人真是不少,不过大部分“专注”的都是爱美的女人们。而与其出双入对的男士们则分成以下几类:正处在热恋中的,大部分是紧随其后,帮忙参谋哪件适合自己的honey(即使他们的意见有时候并不在考虑范围之中);仍存温情的,一些则坐在店内的椅子或是沙发上,目光呆滞的看着自己的女人不厌其烦的一件件试穿,在她一声令下,或是随同马上离开,或是马上掏出自己的信用卡……;而那些共同经历了很多风雨的叔叔们,则习惯性的在老婆进去后,自动留守在店外,或是看报纸,或是玩手机,找一些自娱自乐的节目,不至于让自己无聊(有备而来哦)

当然也有个别现象,如果事隔多年,你的男友或是老公仍可以毫无厌烦与倦意的陪伴在你的身边,在你购物时给你建议,偶尔一两句赞美或是亲吻,那么你是幸福的!!一定要珍惜哦!
……

我的减肥仍在继续,也许下周去购物,就要看我大显身手了,(*^__^*) 嘻嘻……

标签:

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在中国过年,在新加坡减肥!

华人新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我请假回去了北京。因为那里有我的家人,朋友,有中国的节日气氛……
我是在除夕前一天到家的,第一个感觉:北京人好少!——大部分的外地人都回家了,马路上的车辆更是少有的行驶畅通。从机场到家,仅仅用了不到30分钟!
于是马上拿了东西,准备去“汉拿山”泡一个舒服的温泉,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年。第一次感受冬季到室外泡温泉——好舒服!很有趣。我穿梭于几个不同“疗效”的池子中间,最后在鹅卵石中停留了下来,闭起眼睛,享受着冰天雪地里的这份“温暖”。
接下来“要命”了。我要排队“搓澡”——新加坡人或是其他国家的人是否有这个服务我不知道,但是在中国这个的历史可是相当的悠久了。人们希望自己可以洗去以前的“尘埃”——所有的不愉快,厄运统统洗刷干净;在新的一年一切重新开始!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天洗澡的人特别的多!由于工人搓一个澡要花差不多30分钟,所以我几乎等了两个多小时!
……
接下来就是除夕这天,晚上和家人围坐一起吃零食,聊天,打牌,观看除夕晚会。还不到十一点,外面的鞭炮烟花已经不绝于耳眼了。老实说:我真的很佩服中国的焰火师傅,烟花制造得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我想就是在每年的这一天的这个时刻吧,中国的烟花映红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夜空!
……
也就是因为这个烟花的精彩绝伦,“造就”了如山的烟花垃圾以及影响数日甚至几个月的环境污染。:(不知道我们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是否可以兼顾到更加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呢?若是能发明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烟花就好了!:)
……
接下来的几天,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停的和亲戚朋友吃饭,聊天 ,吃零食……开心是开心啦!但是——肥了!人家都说:心宽体胖。真是名副其实,虽然只有一个星期,可是对于我这种“气球”体制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我胖了3.5kg!!!要命!!!
……
所以,现在重返工作岗位的我,紧要任务之一就是“减肥”!!!——怎样减?还没有想好。不过少吃多运动是不会错的。可关键是工作繁忙,压力大,如何少吃,多运动呢?真是头痛!!!

标签:

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编故事游戏——新加坡华语教学的尝试

看我中一的学生可爱吗?这是他们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完成的活动,很厉害吧。想看更多细节,请去“我的天使和恶魔”寻找

video

video

标签: , , ,

我与iphone 手机的故事

也许是累了,在罢工吧!我的手机这几天总是出现怪怪的现象:点按某个选项,却莫名其妙的回到主页面;明明选择了铃声和震动,却成了“无声”状态,害我漏过了许多电话!
……
突然想到了些问题:手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如果没有手机我会怎样?
……
似乎是习惯了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似乎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习惯了睡觉时把它放在床头,让它“叫”我起床;习惯了开会时候带在身边,让它为我娱乐解闷;习惯了行走在旅途时插着耳机,让它的歌曲伴我同行;习惯了偶尔对着手机摆着各种“装可爱,扮鬼脸”的样子,让它为我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习惯了把它调成振动档,让它既不打扰别人又方便朋友们的联络……

功能的齐全;外型的亮丽;待机时间的加长——无一不吸引着新新人类,似乎手机的型号,会是一个人是否“时尚”的标志之一。记得,在去年初,当我无意接听电话时,一个学生大声地说:“哇!老师你用iphone啊!”,随后的一周,竟然成了几乎全校的新闻。甚至有一个我没有教过的学生,因此开始跟我打招呼……

……
哈哈!
但是,记得有一天,我去City Hall 逛街,晚上走在新加坡河畔,望着满天的繁星;听着河边歌者的演唱;看着周边一对对情侣相互依偎;觉得好美!
……脑袋里面偶尔空白,偶尔胡乱想象着自己的未来,觉得好不自在!
这时拿出手机看时间,才发现没电了:)——原来没有手机的世界也是可以很精彩的喔!

从那天以后,我总是喜欢偶尔关掉手机,让自己可以有不被任何人打扰的时间,让自己思考,或是放纵自己一下。真的不错哦!我在想现在科技发达,让我们太着迷于电子设备:看电影电视;打电动游戏;听nano ;上网聊天……这些把我们变懒惰了。让我们懒惰去旅行;懒惰去读书;懒惰去运动;懒惰去思考;懒惰去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所以,我决定把“偶尔关手机”进行到底。每个礼拜找一天关掉手机,拿着心爱的书去阅读!不要再当电子高科技的奴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