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你看电影《画皮》了吗?

应该说我是一个超级电影迷。有人对我说:“有时候,你会很享受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许吧,也许这就是我喜欢电影的原因。
喜欢黑漆漆的电影院,似乎这黑暗为了架起了密实的防护网,让我可以肆意的哭笑——随着电影里面的人物或喜或悲。因为我相信,在这纷繁浮扰社会,在人们忙碌,甚至是几乎狰狞的竞争之后,每个人都会用真情去谱写自己的生命……

现在,生活在新加坡的我,至少每两个星期就要去一次电影院,有时候甚至每周都去。因为这里的影院很舒适,电影多,更新快,价钱比北京要便宜……anyway, 喜欢去就对了:)

不过,在我看的影片之中,多以欧美影片为主,涉猎各种类型。不知是现在影片数量多了,质量差了;还是自己的要求高了,总是觉得可以震撼心灵的,让我细细回味的影片真是屈指可数。而某些欧美影片至少制作技术不错,在影院观赏时至少会为我带来视觉的享受,至于我们内地或是香港的制作却少了这个环节。加上产量低,选择余地就少。经过几次的捧场之后,觉得很失望。

但是,两天前的《画皮》却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这是一部改编自中国古典小说《聊斋志异》的电影。老实讲,以前看过的原著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隐约记得里面的男人痴迷狐妖……
影片里给我印象深刻的是:
妖媚却执著于爱,最后竟然为了心爱的人而放弃自己的“周迅”;
钟情于夫人而又对狐妖情不自禁,最后因“永失我爱”及良心的谴责而宁愿用生命去拯救夫人的“陈坤”;
被两位勇士深爱,却苦于面临威胁而得不到信任;最后因爱人的步步远离却还要为保护,成全他而甘愿承担所有一切,甚至生命的“赵薇”;
没有得到爱人芳心,却一直无法自拔;深信爱人,为了爱人的幸福去拼去搏,最后遇到了倾心于他的“捉妖者孙骊”的“甄子丹”
……

我看到了因为用尽所有办法,却还是无法得到陈坤的狐妖,欲脱人皮于夫人面前的经典画面——很奇怪,觉得是丑陋与唯美的结合;
看到了面对已经变作白发魔女的夫人,不忍不舍却又不得去亲手杀掉“妖女”的陈坤,在举刀之时,泪流满面,口中的“我们一起去承担”更是让我无法去恨这个内心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男人……
看到了得知真相之后,所有懊悔不知如何释放,为了爱,为了弥补,毅然用生命去赎罪的陈坤,用刀刺进了胸膛……
看到了到最后才明白真正的“爱”原来是无私的付出,于是用自己修炼千年的灵去挽救爱人,甚至是爱人所爱,以至幻灭的周迅……

真的,不错!
看过了影片,明明的讲男人的不忠的故事,却让我感到了许多的无奈……似乎现代人都有的无奈……道德的,情感的。

后来在想:如果周迅不是狐妖又会使怎样?
即使陈坤不会再娶,可是内心的背叛?或是爱着两个女人又会怎样?
赵薇保住了身份,却又知道丈夫已不再只属于自己一个人,又会怎样?

标签:

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还记得“小虎队”吗?

习惯了网络的生活,真不知缺了它,我要怎样活……
今天,又是一阵上网乱搜,无意间看到了“小虎队20周年”的标题——“小虎队”,这个名字又让我想起了他们三个那首经典的歌曲“爱”;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候口中哼唱的他们的歌……恍惚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班上三个女生组建了名为“贝壳”的演唱队(想了好久,还是忘记了当初选这个名字的缘由(*^__^*) 嘻嘻……我也是其中之一……

一个个经典老歌又开始回想:《爱》,《青苹果乐园》,《祝你一路顺风》,《庸人自扰》,《再见》……

于是,马上去http://www.baidu.com/ 搜寻,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我想也许下个礼拜,在上下班的路上会有很多美好的旋律,难忘的回忆吧……
video

标签: ,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不同于中国的华语课堂


为了让学生们喜欢华语,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有些成功:),有些就失败了:(


比如有一次,我教授一篇叫做《火牛阵》的课文,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记住词语和故事,我采取了“漫画教学”——

第一,把故事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把其中难懂的词语解释出来;
第二,把中一的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每几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
第三,每个小组经过讨论,按照故事情节,把故事画成漫画,并要求漫画人物必须有“语言描
写”,即人物对话

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很喜欢!对课文的理解也深刻了!
下面就请欣赏值得骄傲的几个学生作品展示!:)

标签: ,

感动着生活……






2008年9月27日,凌晨02:30分,我还没有睡,因为我迫不及待的书写着……

2008年9月27日,凌晨00:01分,睡意朦胧的我,突然接到了一个外国学生打来的电话……

一向爱美的我,由于生病而肿胀得像馒头一样的脸,而对出门望而却步;就连上班都硬着头皮。虽然伴随着恢复慢的沮丧,但是我却发现了一份“感动”。它从我生病至今一直没有间断过,从同事的关心,学生的问候,到教堂小组成员的祷告,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一个个真心诚意的帮助……我就这样感动着,默默的,无声无息,但是内心却因暖流而一天天的丰盈着……

前天——2008年9月25日晚上,在小组活动中,我接受了教堂小组姐妹们的集体祷告:她们伸出手,轻轻的讲出爱的话语,祈求上帝给我与保护,赶走恶魔的纠缠,让我得到力量!(也许很多没有信耶稣的人会觉得这个不值一提,甚至有些可笑,但是在我看来,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因额外得到众多人为我祷告而感到无比幸福。)在活动即将结束之际,我得到了今年生日的第一个祝福——三本灵修的书——于是 我感动着。感动着她们为我做的一点一滴……

昨天——2008年9月26日,一下班我就兴冲冲的跑去朋友的家,请他帮忙我做我第一次做的博客。我们辛辛苦苦从2点30,一直做到10:20pm,准确的说是他工作了这样久,而我只是在一旁讲出自己的想法而已。我亲眼看着我的博客在慢慢的完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于是,我悄悄的对自己说:就把这个当作自己的生日礼物吧:) 看到朋友如此尽心,我感动着……

今天,2008年9月27日,现在是凌晨03:12分,我仍然在爬格子,原因就是那个学生的电话。来电话的就是我去年教过的一个在新加坡读书的泰国学生,她在00:01分打来,祝我生日快乐。我感动着……接着又是一个学生的电话,又是祝福,我不由得笑了,开心的笑;欣慰的笑;感动着泛着泪花的笑……她们竟然说自己在我家组屋的楼下,邀我下楼,由于已是凌晨,所以我打算去看个究竟。——天啊!一个氢气球摇摆在空中,“Happy Birthday"仿佛有了生命而向我招手致意;三个女孩子齐声喊出:“刘老师,生日快乐!”——从未有过的场面,从未感受的感受,让我一时语塞。于是我拥抱她们,紧紧的抱住每一个——因为这时的任何言语都会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从未曾受到过如此的震撼……


稍后,她们为我唱了生日歌;点燃蜡烛让我许愿;然后就是后面的欢声笑语,促膝而谈……

我感动着,感动着她们为我——这个身在异乡的老师而煞费苦心的“惊喜”;感动着他们对我的“认可”;感动着她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

我真幸运,让我有这样的学生!
我真幸运,让我有一个这样的生日!(至少是“前无古人”的)

似乎现在,耳边还在回想刚刚离开时,她们从一楼向三楼毫无顾忌的齐喊:“刘老师,生日快乐”(虽然我有把手指放在嘴边,说:“嘘!”;但是内心好想让人看到——我有多么幸福!:)


午夜的生日聚会!师生的欢声笑语!惊喜,感动——这就是我2008年给自己的生日留言!

这就是她们——我的“天使”们

中三学生“亭乐——整个计划的总策划者,氢气球就是她的主意,而且还兼任“Jita”讲电话内容的撰稿人,今天还生着病……平时最尽心尽力帮忙老师,就是有时候有点顽皮:)她也是最爱笑我英文的学生,小气的我还真因为她并非恶意的取笑而生气呢!呵呵

中三学生“Jita” —— 就是那个00:01分给我第一个生日祝福的学生,也是三个里面华语最差的,但是却用华文为我写了一封祝福的信,感谢的信,期间除了把去年说成“昨年”竟然没有一个错字!事后,她告诉我这全是她自己做的!……除此之外,她和她的妹妹一起送给我一个卡通的杯子,很是可爱!


中三学生“舒麟——我最乖的学生,华文程度比较高,这次的蛋糕就是她选择的,竟然就是我喜欢的咖啡味道!:) 在后面的促膝长谈中,偶尔她会担任翻译工作。来自泰国的Jita的华文在中二进步很大,开始多讲华语很大程度大是归功于她!


标签: ,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学生的作业1

这是我在尚义中学中一学生的作品展示!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可爱的学生哦——挥杰!

标签: ,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迅速成长的“爱国情结”

很奇怪,在国内时不觉得怎样。可是在国外生活的这几年,我的爱国情结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了很多。
时时刻刻在谨记:我是一个中国人,一定不可以丢脸!
就好像自己肩负重大使命似的。有时会感觉有些累,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也会由于这个原因而很努力,很充实的生活,工作,而过后那种小小的成就感就会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中国在发展,进步,很多地方已经比较富足,科技也很是发达。很幸运,我出生在北京城,“天子脚下”——重点保护地区,在这里我亲眼看到了家家户户从没有电话到电话手机样样齐全;从自行车代步到小轿车的接送;从一个个原始的胡同平房到宽阔马路两旁的高楼大厦……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地方仍然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但是,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记得当到新加坡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一个朋友去租房子住,在房东向他介绍房屋时有这样一段话:这个东西是冰箱,就是可以把一些东西放进去,可以保鲜;那个是洗衣机,你每周可以用一次,不用每天用手洗衣,这样又辛苦又浪费水……
——天啊!他们竟然以为我们落后到如此地步!

在新加坡,我看到很多建筑工人,工厂工人来自于中国,印度等不太发达的亚洲国家——当然,这就意味着,他们会去招聘相对“便宜”的劳工。也许就是因此,新加坡人会很自然的产生一种优越感,有意无意的有些看低中国。但是作为一个远渡重洋,离乡背井,用自己双手去努力创造自己生活的人来说,我觉得他们值得尊敬。人只有有了这种奋斗的意念,才会让生命精彩!回想新加坡开埠之时不也正是如此吗?

当然,有好就有坏。在新加坡的“红灯区”也会有很多中国人从事着“身体公关”(这是我的叫法),曾经有一个学生告诉我:“老师,其实我很讨厌中国女人,因为我爸爸就在外面养了一个中国女人……”
是的,很多事情我可以理解——也许他们别无它法,被生活所迫;也许他们……
不知道要怎样讲,但是我却感受到了那些人对中国的影响。要知道,想得到人家的承认,我们需要付出千万倍的长久努力,;而若要毁坏名誉只需要弹指一回间……

面对这些质疑,有时候觉得在国外很辛苦(也许是我太过敏感吧:);但是我想但凡有点理想的中国人,在国外多多少少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困扰。

我没有多么伟大,但是我深深的知道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崛起的艰辛!所以也许是时候为祖国做点小事情了。

恰逢国庆日,献上祝福:生日快乐!中国加油!

标签: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奇怪!中国怎么了?

忍了好久,想了好久,终于决定还是写点东西,为自己,也为那些志同道合之人……(突然想起鲁迅先生文章里面的“还是写点什么吧?”……)

刚刚似乎还沉浸在奥运的喜悦与骄傲中,一下子被一个闷棍敲醒!而且还是自己人打的!突然间,愤怒,痛恨,羞辱,悲哀……都涌上心头!——中国怎么了?!
也许是在国外的缘故,使得我中国人的感觉更敏锐些,说真的!当新闻报道从网络,电视,报刊杂志铺天盖地而来时,我真的觉得无地自容!看到超市里面一个个产品的下架;看到周围人谈“中国制造”而惊恐色变之时,我哑然!
中国怎么了?
难道中国就是假造伪劣的代名词?难道中国就是虚假广告的总代理?——连做人最基本的良知都丧失了的中国人阿!你们怎么了?!
每当面对媒体的报道,我几乎都可以找到一些理由去辩白,而这次,我真的无言!心中唯有愤怒!恶狠狠的恨!恨无知的农民;恨丧尽天良的商人;恨被买通的政府!
“出离愤怒了!”“怒气不争,哀其不幸”(鲁迅先生好手笔!)



不过还好!一个三鹿点燃了人民的怒火,也许可以由此引发一些思考,进行一些整治。希望快点过去吧!如果连我们国人都对国货丧失了信心,那么外人呢?……


有点沉重,看几个让我苦笑的笑话:(网络转载)


(一)


伊利,蒙牛最想对三鹿说什么?


伊利:你他妈加就加了,不能少加点?


蒙牛:我从来都是奶粉里加三聚氰胺,你他妈三聚氰胺里加奶粉?


三鹿(委屈):那天漏斗坏了,没控制住量


(二)


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  


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  


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  


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  


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三)


三鹿董事长:我是清白的,企业也是清白的,去问问供奶的农民吧。


奶农:关我屁事,又不是我产的奶,问奶牛去。


奶牛:我吃的是草呀,问草去。


草说:关我屁事,是土壤的问题,问土壤去


土壤:关我屁事,是旁边河水不干净


河:中国男足来我这洗过脚了,你问他们去


男足:我们从小吃三鹿奶粉长大的 !


标签: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在新加坡的工作

经过新加坡教育部的选拔,我成为了这里中学的一名华文老师。而也就是由于这个工作,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从来没有想过教华语会这样辛苦!:(
在北京时我是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先后教过初二,高一和高二,这三个年级,并且担任过两年的班主任。每周最多十二节课(同一个年级),大部分时间花在备课,或是作文修改上面。当然,也会有令我头痛的学生,他们会时常给我一些这样或是那样的麻烦,不过还好,总体上来讲,我还是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在假期里面,我也曾经多次到大学担任过外教老师(留学生汉语短期培训班),在那里,我与我的外国学生们相处得都很愉快。(而这个博客的作者就是我的学生之一,他的汉语很好对吗?我很骄傲可以有这样一个洋学生!)

似乎废话太多了,马上转回正题!
……
由于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虽然从未到过新加坡教书,但是,对此我并未有太多的顾虑,可是——谁知——我的天!
新加坡的学校大致分为三类;邻里学校(针对大多数新加坡学生,属于政府学校,成绩一般);私立学校(针对贵族,政府不做统一要求,他们有自己的系统,成绩优秀);“一半一半”(嘻嘻,这是我的叫法,意思就是趋于邻里和私立之间,其中有一部分属于教会学校)。而我则在一所普通的邻里学校任职,在这里,我们的华语课是这样的……(一般情况,有的会好些;有的则会差很多……,)


1 学生们大多不喜欢华语(甚至是“恨”华语)
2 华语课堂上一部分学生在讲话;一部分学生在走动;还有几个学生在听课
3 一件事情如果想让全班知道,至少重复10次以上(也许就在你刚刚讲过之后,就会有学生开口问你:“老师,你说什么?”)
4 收集作业也许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好的暂且不说,糟糕的也许要收上一个月(也许都收不到:)
5 学生们写华语字就好像画图画,同样一个字可能会出现三四种写法
……

当然!孩子吗!也有很可爱的地方,
1 你刚刚大声地骂过他,也许刚下课,他就会跑过来跟你开玩笑
2 他们也许没有听课,但是却十分关注“你”,常常会在你认真讲课的时候发问:例如:“老师,你的头发好美!”“老师,你有男朋友吗?”“老师,你和男朋友吵架了? 不要他吧”“老师,你这件衣服上个礼拜穿过了!”——我通常都会回答!(因为,我珍惜他们每一次说华语的机会——为什么?很简单!在华语课堂,他们大多也用英文交流,这有点像国内的英文课:)
3 课堂很轻松。即使是面临考试的压力,他们也都可以“从容“面对——因为他们不在乎。也许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吧……有时,在课堂上刚刚还被气得跳脚的我,转瞬间就会被他们天真烂漫的言语或是动作弄得哭笑不得!

好了,除了我那些可恨又可爱的学生,我不得不说我的工作内容。
行内人说,新加坡的老师都是“超人”。通常情况下,老师们身兼多职,一般会教两个科目:例如,既教体育又教生物;既教化学又教社会科学等。与此同时,老师们也都负责不同CCA(即Co-Curricular Activities,有点像国内的兴趣小组,只不过在新加坡,这个组织很受重视,因此十分正规,每个礼拜至少活动一次,有的还有两到三次。国家也会举办很多比赛,以激励学生们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而这也是学生升学的重要标准之一)。
而华文老师则只教授华文——也许是他们也都了解我们的任务是多么艰巨吧!当然也要担任一个CCA的负责工作。

让我来先说说教学工作。
1 教学内容
新加坡的华文考试分为听力、口试、试卷一、试卷二这四个部分。听力和口试自然要花时间进行培训,但是通常我们会把教学重点放在试卷一和二的教学上面。
试卷一
包括应用文和作文两个部分。
应用文就是私函或是公函。私函即写信。要把教授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格式;二为内容。而内容又要细分为:劝告类;汇报类;道歉类;讨论类等。
公函即国内的应用文,也就是那些邀请函;投诉函等等。当然也有自己的不同的格式。

作文则分为命题作文;情境作文;论说文;文章续写;报章报道等。
试卷二
有综合填空,阅读理解等

以上的考试内容也就决定了我们的教授内容。
在华语课堂上,老师们一定要在比较混乱的情况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进行良好的课堂管理,又不可以太过严格;既要要学生们喜欢,又要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只有亲身体验过才会知道:)

2 教学对象
一个华语老师通常会教几个不同的级别。老实讲,学生们很活跃,很可爱;有时候也会可爱得“过火”,不过只要不谈到学习,尤其是逼着他们背华文字,他们真的可以像天使一样让人怜让人爱!

3 教师职责
每个华语老师每周平均要上30节课,每堂课30-35分钟(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而每个老师都会有不同级别的学生要教授,从3-5个级别不等。像我,我教授中一EXP(快班);中一NT(慢班);中二EXP;中三EXP;中四NA(普通班)。每个班大概30多个学生,你可以想象一下,从备课,到作业批改;从自己设置考题,到改卷改作文;再加上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每天你的工作压力有多大!

哦,别忘记这只是你教师职责的一个环节——教学,还有许多额外的哦!
总之,若想知道梨子的滋味,还是要自己尝尝看:)

下面是我在一份试卷里看到的一个阅读篇章,蛮有趣的:


现在的华文老师被逼得有时简直就像魔术师,要不停地从那神气的帽子里变出不同的东西。总有人说华文课“闷”,于是,戏剧、游戏、漫画、流行歌曲、电脑等轮流上阵。老师不断演练,累得精疲力尽,却收效甚微。
其实,华文课真的那么闷吗?在华文老师的努力下,很多时候,华文课比其他课更有趣。相反的,有时英文课或其他课其实更闷!但他们都知道英文是未来谋生不可或缺的工具。即使学生认为英文课闷,还是会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因为英文课是将来升学的必要科目之一。这当然不能怪他们,却也不能成为贬低华文教学的理由;更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华文课比其他课闷!
现在说华文课“闷”,已经是那些不喜欢华文,甚至讨厌华文的一个借口了。然而,就是这些极少数的评论,使得大多数华文教师的努力付之东流,这样公平吗?既然大家喊“闷”。于是有人建议青少年喜欢电脑,我们就用电脑。用电脑,大家一起玩,在玩乐中学习,电子课件也因此应运而生。但难道对华文没兴趣的学生会因为老师用电脑让他们学华文就会马上热爱华文吗?有时,华文老师就像一个不断升级的游戏软件。尽管是色彩鲜艳、形象丰满、动感极强、却无法在那永不升级的硬件上生动的展示出来。这个硬件就是环境,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软件与其中的内容。
创造一个使用华文的有利环境,是解决华文教学种种困境的关键。因为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类的进化遵循着同样的原则,即是用进闲废,只要不运用,就会渐渐消失了。创造一个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识与共同努力。只要我们肯正视问题,在华文教学的道路上,就一定会在黑夜中看见曙光。

标签: ,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新加坡生活怎么样 (一) 生活

似乎已经好久没有提笔写东西了,一时间不知该从何说起.....

申请,等待,准备行囊……似乎还是昨天的事情,而转瞬间,我只身一人来到新加坡已经近三年了。在这里,我感受了成就,满足以及生活的艰辛,人情的冷暖。

对一个中国人来讲,新加坡是一个特别的国度,因为这里的祖先来自于中国;这里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这里有着我们熟悉的黄色面孔……一切的一切会让人感觉到亲切,舒适。

于是,带着几许期待,我踏入了这片美丽的土地,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从新奇,内心的搅扰,到理解,包容,以至内心的平静,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一次的“异国经历”。

(一)生活:

这里的国民都很勤劳。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是艰辛奋斗的一代吧。他们为自己的后辈留下了这个优良的传统。就算是现在,你也会经常在食阁或是餐馆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伯伯,老奶奶在收拾碗碟,而问其原因,他们会很平静的告诉你:只是为了不要做三等公民:等吃,等喝,等死:)
这里的居民很“小气”。算起来,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到公司上班,大概的薪水会是2000元新币左右,而平日的花销也不会很大(看电影7-9元;吃饭5-6元;到超市买一车的日常用品也不过70-80元)。可是当你问他一双耐克鞋要多少钱时,他会说:“很贵耶!要100多元!”;当你问要不要做出租车到达某一个地方时,他会说:“不要!很贵~!要十多块钱呢!”——搞不懂,该表扬他们的勤俭,收敛自己的“浪费”?
在这里生活很平静。新加坡的社会真的很安全。在这里,你不必担心午夜回家的安全;也不必忧虑书包打开,钱包手机外露会遭人偷窃。有人说:“新加坡人守法是被罚出来的。”——我倒是觉得,即使是这样也不错,至少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不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犯罪,不可绝对化哦:)
哦,对了还有一点:这里的居民不喜欢在家煮饭,平日里他们大多是去外面打包回家。原因也许有三个:第一,工作太忙了;第二,这里的住户家里不可以按排油烟机; 第三则是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这里的虫蚁太多,一旦处理不要油烟,那么家里就要遭殃了:)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里吧,希望可以给一些朋友一点有用的信息。
待续

标签: